53.풍산점(風山漸)
漸(점) : 점은
女歸吉(여귀길) : 여자가 시집가는 것이니 길하다
利貞(이정) : 바르게 하는 것이 이로우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漸之進也(점지진야) : 점의 나아감이
女歸吉也(여귀길야) : 여자가 시집가는 것의 길함이라.
進得位(진득위) : 나아가서 자리를 얻으니
往有功也(왕유공야) : 가서 공이 있음이요,
進以正(진이정) : 나아감에 바름으로써 하니
可以正邦也(가이정방야) : 가히 나라를 바룸이니
其位(기위) : 그 자리는
剛得中也(강득중야) : 강함이 중정을 얻음이라.
止而巽(지이손) : 그치고 겸손하니
動不窮也(동부궁야) : 움직여서 궁하지 않음이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山上有木漸(산상유목점) : 산 위에 나무가 있는 것이 점괘의 괘상이니,
君子以居賢德善俗(군자이거현덕선속) : 군자가 이로써 어진 덕에 거해서 풍속을 착하게 하느니라.
初六(초육) : 초육은
鴻漸于干(홍점우간) : 기러기가 물가에 나아감이니,
小子厲(소자려) : 어린 아이처럼 위태해서
有言无咎(유언무구) : 말이 있으나 허물이 없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小子之厲(소자지려) : 어린 아이의 위태로움이 있으나
義无咎也(의무구야) : 의리 있어 허물이 없느니라
六二(육이) : 육이는
鴻漸于磐(홍점우반) : 기러기가 반석에 나아감이라.
飮食衎衎吉(음식간간길) : 마시고 먹는 것이 즐겁고 즐거우니 길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飮食衎衎(음식간간) : '음식간간'은
不素飽也(부소포야) : 공연히 배부르려 하지 아니함이라.
九三(구삼) : 구삼은
鴻漸于陸(홍점우륙) : 기러기가 땅에 나아감이니
夫征不復(부정부부) : 지아비가 가면 돌아오지 못하고
婦孕不育(부잉부육) : 지어미가 잉태하여도 기르지 못하여
凶利禦寇(흉이어구) : 흉하니, 도적을 막는 것이 이로우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夫征不復(부정부부) : '부정부부'은
離群醜也(이군추야) : 무리를 떠나서 추한 것이요,
婦孕不育(부잉부육) : '부잉부육'은
失其道也(실기도야) : 그 도를 잃음이요,
利用禦寇順相保也(이용어구순상보야) : 욕망의 도둑을 막아서 일의 형편에 순응해서 서로 도와야 이롭다.
六四(육사) : 육사는
鴻漸于木(홍점우목) : 기러기가 나무에 나아감이니,
或得其无咎(혹득기무구) : 혹 그 평이한 가지를 얻으면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或得其桷(혹득기각) : '혹득기각'은
順以巽也(순이손야) : 순하고 겸손함이라.
九五(구오) : 구오는
鴻漸于陵(홍점우릉) : 기러기가 언덕에 나아감이니,
婦三歲不孕(부삼세부잉) : 지어미가 3년을 애배지 못하나
終莫之勝吉(종막지승) : 끝내는 이보다 좋은 일은 것을 것이니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終莫之勝吉(종막지승길) : '종막지승길'은
得所願也(득소원야) : 원하는 바를 얻음이라.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鴻漸于逵(홍점우규) : 기러기가 하늘에 나아감이니,
其羽可用爲儀吉(기우가용위의길) : 그 깃을 치고 나르는 것이 의표를 삼을만 하니 길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其羽可用爲儀吉(기우가용위의길) : '기우가용위의길'은
不可亂也(부가란야) : 어지럽게 하지 못함이라
【傳】 漸 序卦 艮者 止也. 物不可以終止 故受之以漸. 漸者 進也. 止必有進 屈伸消息之理也. 止之所生亦進也 所反 亦進也. 漸所以次艮也 進以序 爲漸. 今人以緩進爲漸 進以序 不越次 所以緩也. 爲卦 上巽下艮 山上有木 木之高而因山 其高有因也. 其高有因 乃其進也 有序也 所以爲漸也.
漸은 女歸 吉하니 利貞이니라
【傳】 以卦才 兼漸義而言也. 乾坤之變 爲巽艮 巽艮 重而爲漸 在漸體而言. 中二爻 交也. 由二爻之交然後 男女各得正位. 初終二爻 雖不當位 亦陽上陰下 得尊卑之正. 男女 各得其正 亦得位也. 與歸妹 正相對. 女之歸 能如是之正則吉也. 天下之事 進必以漸者 莫如女歸. 臣之進於朝 人之進於事 固當有序. 不以其序則陵節犯義 凶咎隨之. 然以義之輕重 廉恥之道 女之從人 最爲大也 故以女歸爲義. 且男女 萬事之先也. 諸卦 多有利貞而所施或不同 有涉不正之疑而爲之戒者 有其事必貞 乃得其宜者. 有言所以利者 以其有貞也. 所謂涉不正之疑而爲之戒者 損之九二 是也. 處陰居說 故戒以宜貞也 有其事必貞 乃得宜者 大畜是也. 言所畜 利於貞也 有言所以利者 以其有貞者. 漸 是也 言女歸之所以吉 利於如此貞正也. 蓋其固有 非設戒也. 漸之義 宜能亨而不云亨者 蓋亨者 通達之義 非漸進之義也.
【本義】 漸 漸進也. 爲卦 止於下而巽於上 爲不遽進之義 有女歸之象焉. 又自二至五 位皆得正 故其占 爲女歸吉而又戒以利貞也.
彖曰, 漸之進也 女歸의 吉也라
【傳】 如漸之義而進 乃女歸之吉也 謂正而有漸也. 女歸爲大耳 他進亦然.
【本義】 之字 疑衍 或是漸字.
進得位하니 往有功也오
【傳】 漸進之時而陰陽各得正位 進而有功也. 四 復由上進而得正위. 三 離下而爲上 遂得正位 亦爲進得位之義.
進以正하니 可以正邦也니
【傳】 以正道而進 可以正邦國 至於天下也. 凡進於事 進於德 進於位 莫不皆當以正也.
【本義】 以卦變 釋利貞之意 蓋此卦之變 自渙而來 九進居三 自旅而來 九進居五 皆爲得位之正.
其位는 剛得中也라
【傳】 上 云進得位往有功也 統言陰陽得位 是以進而有功 復云其位剛得中也. 所謂位者. 五 以剛陽中正 得尊位也. 諸爻之得正 亦可謂之得位矣 然未若五之得尊位 故特言之.
【本義】 以卦體言 謂九五也.
止而巽할새 動不窮也라
【傳】 內艮止 外巽順 止爲安靜之象. 巽爲和順之義 人之進也 若以欲心之動則躁而不得其漸 故有困窮 在漸之義 內止靜而外巽順 故其進動 不有困窮也.
【本義】 以卦德 言漸進之義.
象曰, 山上有木이 漸이니 君子 以하야 居賢德하야 善俗하니라
【傳】 山上有木 其高有因 漸之義也. 君子觀漸之象 以居賢善之德 化美於風俗 人之進於賢德 必有其漸 習而後能安 非可陵節而遽至也. 在己且然 敎化之於人 不以漸 其能入乎 移風易俗 非一朝一夕 所能成 故善俗 必以漸也.
【本義】 二者 皆當以漸而進 疑賢字衍 或善下 有脫字.
初六, 鴻漸于干이니 小子 厲하야 有言이나 无咎니라
【傳】 漸諸爻 皆取鴻象. 鴻之爲物 至有時而群有序 不失其時序 乃爲漸也. 干 水湄. 水鳥 止於水之湄. 水 至近也. 其進 可謂漸矣. 行而以時 乃所謂漸 漸進不失漸 得其宜矣. 六 居初 至下也. 陰之才 至弱也而上無應援 以此而進 常情之所憂也. 君子則深識遠照 知義理之所安 時事之所宜 處之不疑. 小人幼子 唯能見己然之事 從衆人之知 非能燭理也 故危懼而有言. 蓋不知在下 所以有進也. 用柔 所以不躁也. 无應 所以能漸也. 於義 自无咎也. 若漸之初而用剛急進則失漸之義 不能進而有咎必矣.
【本義】 鴻之行 有序而進有漸. 干 水涯也. 始進於下 未得所安而上復无應 故其象 如此而其占則爲小子厲 雖有言而於義則无咎也.
象曰, 小子之厲나 義无咎也니라
【傳】 雖小子 以爲危厲 在義理 實无咎也.
六二, 鴻漸于磐이라 飮食이 衎衎하니 吉하니라
【傳】 二 居中得正 上應於五 進之安裕者也. 但居漸 故進不速. 磐 石之安平者 江河之濱所有. 象進之安 自干之磐 又漸進也. 二與九五之君 以中正之道相應 其進之安固平易 莫加焉 故其飮食 和樂衎衎然 吉可知也.
【本義】 磐 大石也. 漸遠於水 進於干而益安矣, 衎衎 和樂意. 六二 柔順中正 進以其漸而上有九五之應 故其象如此 而占則吉也.
象曰, 飮食衎衎은 不素飽也라
【傳】 爻辭 以其進之安平 故取飮食和樂爲言 夫子恐後人之未喩 又釋之云中正君子 遇中正之主 漸進于上 將行其道 以及天下 所謂飮食衎衎 謂其得志和樂 不謂空飽飮食而已. 素 空也.
【本義】 素飽 如詩言素湌. 得之以道則不爲徒飽而處之安矣.
九三, 鴻漸于陸이니 夫征이면 不復하고 婦孕이라도 不育하야 凶하니 利禦寇하니라
【傳】 平高曰陸 平原也, 三 在下卦之上 進至於陸也. 陽 上進者也. 居漸之時 志將漸進而上无應援 當守正以俟時 安處平地 則得漸之道. 若或不能自守 欲有所牽 志有所就則失漸之道. 四陰在上而密比 陽所說也. 三陽 在下而相親 陰所從也. 二爻 相比而无應 相比則相親而易合. 无應則无適而相求 故爲之戒. 夫 陽也. 夫 謂三. 三 若不守正而與四合 是知征而不知復. 征 行也. 復 反也. 不復 謂不反顧義理. 婦 謂四. 若以不正而合則雖孕而不育 蓋非其道也 如是則凶也. 三之所利 在於禦寇 非理而至者 寇也. 守正以閑邪 所謂禦寇也 不能禦寇則自失而凶矣.
【本義】 鴻 水鳥. 陸 非所安也. 九三 過剛不中而无應 故其象如此而其占 夫征則不復 婦孕則不育 凶莫甚焉. 然以其過剛也 故利禦寇.
象曰, 夫征不復은 離群하야 醜也오 婦孕不育은 失其道也오 利用禦寇는 順相保也라
【傳】 夫征不復則失漸之正 從欲而失正 離叛其群類 爲可醜也. 卦之諸爻 皆无不善 若獨失正 是離其群類. 婦孕 不由其道 所以不育也. 所利 在禦寇 謂以順道相保 君子之與小人比也. 自守以正 豈唯君子 自完其己而已乎 亦使小人 得不陷於非義 是以順道相保 禦止其惡 故曰禦寇.
六四, 鴻漸于木이니 或得其桷이면 无咎리라
【傳】 當漸之時 四 以陰柔 進據剛陽之上 陽剛而上進 豈能安處陰柔之下 故四之處非安地 如鴻之進于木也. 木 漸高矣 而有不安之象. 鴻 趾連 不能握枝 故不木棲. 桷 橫木之柯. 唯平柯之上 乃能安處. 謂四之處 本危. 或能自得安寧之道則无咎也. 如鴻之於木 本不安. 或得平柯而處之則安也. 四 居正而巽順 宜无咎者也. 必以得失言者 因得失 以明其義也.
【本義】 鴻不木棲 桷 平柯也 或得平柯則可以安矣. 六四 乘剛而順巽 故其象如此 占者 如之則无咎也.
象曰, 或得其桷은 順以巽也일새라
【傳】 桷者 平安之處 求安之道 唯順與巽 若其義順正 其處卑巽 何處而不安 如四之順正而巽 乃得桷也.
九五, 鴻漸于陵이니 婦 三歲를 不孕하나 終莫之勝이라 吉하리라
【傳】 陵 高阜也. 鴻之所止 崔高處也. 象君之位 雖得尊位 然漸之時 其道之行 固亦非遽 與二 爲正應而中正之德同 乃隔於三四. 三 比二. 四 比五. 皆隔其交者也. 未能卽合 故三歲不孕. 然中正之道 有必亨之理. 不正 豈能隔害之 故終莫之能勝. 但其合有漸耳 終得其吉也. 以不正而敵中正 一時之爲耳 久其能勝乎.
【本義】 陵 高阜也. 九五 居尊. 六二正應 在下而爲三四所隔 然終不能奪其正也. 故其象如此 而占者如是則吉也.
象曰, 終莫之勝吉은 得所願也라
【傳】 君臣 以中正相交 其道當行 雖有間其間者 終豈能勝哉. 徐必得其所願 乃漸之吉也.
上九, 鴻漸于陸이니 其羽 可用爲儀니 吉하니라
【傳】 安定胡公 以陸爲逵 逵 雲路也. 謂虛空之中. 爾雅 九達 謂之逵. 逵 通達无阻蔽之義也. 上九 在至高之位 又益上進 是出乎位之外 在他時則爲過矣 於漸之時 居巽之極. 必有其序 如鴻之離所止而飛于雲空 在人則超逸乎常事之外者也. 進至於是而不失其漸 賢達之高致也 故可用爲儀法而吉也. 羽 鴻之所用進也 以其進之用 況上九進之道也.
【本義】 胡氏程氏皆云陸 當作逵. 謂雲路也. 今以韻讀之 良是. 儀 羽旄旌纛之飾也. 上九 紙高 出乎人位之外而其羽毛 可用以爲儀飾 位雖極高而不爲无用之象 故其占 爲如是則吉也.
象曰, 其羽可用爲儀吉은 不可亂也일새라
【傳】 君子之進 自下而上 由微而著 跬步造次 莫不有序 不失其序則无所不得其吉 故九雖窮高而不失其吉 可用爲儀法者 以其有序而不可亂也.
【本義】 漸進愈高而不爲无用 其志卓然 豈可得而亂哉.
'▒ 역경자료실 ▒'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55.뇌화풍(雷火豊) (0) | 2007.05.03 |
---|---|
54.뇌택귀매(雷澤歸妹) (0) | 2007.05.03 |
52.간위산(艮爲山) (0) | 2007.05.03 |
51.진위뇌(震爲雷) (0) | 2007.05.03 |
50.화풍정(火風鼎) (0) | 2007.0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