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역경자료실 ▒

35.화지진(火地晉)

천하한량 2007. 5. 3. 17:23

35.화지진(火地晉)

晉康侯用錫馬蕃庶(진강후용석마번서) : 진은 편안케 하는 제후에게 말을 많이 주고

晝日三接(주일삼접) : 하룻날에 세번 접하도다.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晉進也(진진야) : 진은 나아가는 것이니,


明出地上(명출지상) : 밝은 것이 땅 위에 나와서,

順而麗乎大明(순이려호대명) : 순해서 크게 밝은 데에 걸리고,

柔進而上行(유진이상행) : 유가 나아가 위로 행함이라.


是以(시이) : 이로써

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也(강후용석마번서주일삼접야) : 나라를 평안케 하는 제후에게 마필을 상으로 주되 그 수가 풍성하고 하루에 세 번 접견하는 우대를 베풀었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明出地上晉(명출지상진) : 밝은 것이 땅위에 나온 것이 <진>이니,

君子以自昭明德(군자이자소명덕) : 군자가 스스로 밝은 덕을 밝히느니라.


初六(초육) : 초육은

晉如摧如貞吉(진여최정여길) : 나아가는듯 꺾이는 듯함에 바르게 하면 길하고,

罔孚裕无咎(망부유무구) : 믿음이 없더라도 넉넉하게 하면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晉如摧如(진여최여) : '진여최여'는

獨行正也(독행정야) : 홀로 바른 것을 행함이요,

裕无咎(유무구) : '유무구'는

未受命也(미수명야) : 명을 받지 아니할새라.


六二(육이) : 육이는

晉如愁如(진여수여) : 나아가는 것이 근심하는 듯하나.

貞吉(정길) : 바르게 하면 길하리니

受玆介福于其王母(수자개복우기왕모) : 이 큰 복을 그 왕모로뿌터 받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受玆介福(수자개복) : '수자개복'은

以中正也(이중정야) : 중정하고 바름으로 써라.


六三(육삼) : 육삼은

衆允(중윤) : 무리가 믿음이라.

悔亡(회망) : 뉘우침이 없어지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衆允之志(중윤지지) : '중윤'의 뜻은

上行也(상행야) : 위로 행함이라.


九四(구사) : 구사는

晉如鼫鼠(진여석서) : 나아가는 것이 다람쥐니,

貞厲(정려) : 고집부리면 위태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鼫鼠貞厲(석서정려) : '석서정려'는

位不當也(위불당야) : 자리가 마땅치 않음이라.


六五(육오) : 육오는

悔亡(회망) : 뉘우침이 없어지며

失得勿恤(실득물휼) : 잃고 얻음을 근심치 말 것이니,

往吉无不利(왕길무부리) : 감에 길해서 이롭지 않음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失得勿恤(실득물휼) : '실득물휼'은

往有慶也(왕유경야) : 가면 경사가 있으리라.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晉其角(진기각) : 그 뿔에 나아감이니,

維用伐邑(유용벌읍) : 오직 써 읍을 치면

厲吉无咎(려길무구) : 위태하나 길하고 허물이 없거니와,

貞吝(정인) : 고집하면 인색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維用伐邑(유용벌읍) : '유용벌읍'은

道未光也(도미광야) : 도가 빛나지 못함이라

 

【傳】 晉 序卦 物不可以終壯 故受之以晉. 晉者 進也. 物无壯而終止之理 旣盛壯則必進 晉所以繼大壯也. 爲卦 離在坤上 明出地上也. 日出於地 升而益明 故爲晉. 晉 進而光明盛大之意야. 凡物漸盛爲進 故彖云晉 進也. 卦有有德者 有无德者 隨其宜也. 乾坤之外 云元亨者 固有也. 云利貞者 所不足而可以有功也. 有不同者 革漸是也 隨卦可見 晉之盛而无德者 无用有也 晉之明盛 故更不言亨 順乎大明 无用戒正也.

晉, 康侯를 用錫馬蕃庶하고 晝日三接이로다

【傳】 晉 爲進盛之時. 大明 在上而下體順附 諸侯承王之象也 故爲康侯. 康侯者 治安之侯也. 上之大明而能同德以順附 治安之侯也. 故受其寵數 錫之馬衆多也. 車馬 重賜也. 蕃庶 衆多也. 不唯錫與之厚 又見親禮 晝日之中 至於三接 言寵遇之至也. 晉 進盛之時 上明下順 君臣相得. 在上而言則進於明成 在臣而言則進升高顯. 受其光寵也.

【本義】 晉 進也. 康侯 安國之侯也. 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言多受大賜而顯被親禮也. 蓋其爲卦 上離下坤 有日出地上之象 順而麗乎大明之德. 又其變 自觀而來 爲六四之柔 進而上行 以至于五. 占者有是三者則亦當有是寵也.

彖曰, 晉은 進也니

【本義】 釋卦名義.

明出地上하야 順而麗乎大明하고 柔進而上行이라 是以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也라.

【傳】 晉 進也 明進而盛也. 明出於地 益進而盛 故爲晉. 所以不謂之進者 進爲前進 不能包明盛之義. 明出地上 離在坤上也. 坤 麗於離以順 麗於大明. 順德之臣 上附於大明之君也 柔進而上行. 凡卦離在上者 柔居君位 多云柔進而上行 噬嗑睽鼎 是也. 六五 以柔居君位 明而順麗 爲能待下寵遇親密之義. 是以爲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也. 大明之君 安天下者也. 諸侯 能順附天子之明德 是康民安國之侯也. 故謂之康侯 是以享寵錫而見親禮 晝日之間 三接見於天子也. 不曰公卿而曰侯 天子 治於上者也. 諸侯 治於下者也. 在下而順附於大明之君 諸侯之象也.

【本義】 以卦象卦德卦變 釋卦辭.

象曰, 明出地上이 晉이니 君子 以하야 自昭明德하니라.

【傳】 昭 明之也. 傳曰昭德塞違 昭其度也. 君子觀明出地上 而益明盛之象 而以自昭其明德 去蔽致知 昭明德於己也. 明明德於天下 昭明德於外也. 明明德在己 故云自昭.

【本義】 昭 明之也.

初六, 晉如摧如에 貞이면 吉하고 罔孚라도 裕면 无咎리라.

【傳】 初居晉之下 進之始也. 晉如 升進也. 摧如 抑退也. 於始進而言遂其進不遂其進 唯得正則吉也. 罔孚者 在下而始進 豈遽能深見信於上. 苟上未見信 則當安中自守 雍容寬裕 无急於求上之信也. 苟欲信之心 切非汲汲以失其守 則悻悻以傷於義矣 皆有咎也. 故裕則无咎 君子處進退之道也.

【本義】 以陰居下 應不中正 有欲進見摧之象. 占者 如是而能守正則吉. 設不爲人所信 亦當處以寬裕 則无咎也.

象曰, 晉如摧如는 獨行正也오 裕无咎는 未受命也일새라

【傳】 无進无抑 唯獨行正道也. 寬裕則无咎者 始欲進而未當位故也. 君子之於進退 或遲或速 唯義所當 未嘗不裕也. 聖人 恐後之人 不達寬裕之義. 居位者 廢職失守 以爲裕 故特云初六. 裕則无咎者 始進 未受命當職任故也. 若有官守 不信於上而失其職 一日 不可居也. 然事非一槩 久速唯時 亦容有爲之兆者.

【本義】 初居下位 未有官守之命.

六二, 晉如 愁如나 貞이면 吉하리니 受玆介福于其王母리라

【傳】 六二 在下 上无應援 以中正柔和之德 非强於進者也. 故於進爲可憂愁 謂其進之難也. 然守其貞正則當得吉 故云晉如愁如貞吉. 王母 祖母也. 謂陰之至尊者 指六五也. 二以中正之道自守 雖上无應援 不能自進 然其中正之德 久而必彰. 上之人 自當求之 蓋六五大明之君 與之同德 必當求之 加之寵祿 受介福於王母也. 介 大也.

【本義】 六二 中正 上无應援 故欲進而愁. 占者 如是而能守正則吉 而受福于王母也. 王母 指六五. 蓋享先妣之吉占 而凡以陰居尊者 皆其類也.

象曰, 受玆介福은 以中正也라.

【傳】 受玆介福 以中正之道也. 人能守中正之道 久而必亨. 況大明在上而同德 必受大福也.

六三, 衆允이라 悔 亡하니라

【傳】 以六居三 不得中正 宜有悔咎而三在順體之上 順之極者也. 三陰 皆順上者也 是三之順上 與衆同志 衆所允從 其悔所以亡也. 有順上向明之志 而衆允從之 何所不利. 或曰不由中正 而與衆同 得爲善乎. 曰衆所允者 必至當也. 況順上之大明 豈有不善也 是以悔亡. 蓋亡其不中正之失矣. 古人曰 謀從衆則合天心.

【本義】 三不中正 宜有悔者 以其與下二陰 皆欲上進 是以 爲衆所信而悔亡也.

象曰, 衆允之志는 上行也라

【傳】 上行 上順麗於大明也 上從大明之君 衆志之所同也.

九四, 晉如 鼫鼠니 貞이면 厲하리라.

【傳】 以九居四 非其位也. 非其位而居之 貪據其位者也. 貪處高位 旣非所安而又與上同德 順麗於上 三陰 皆在己下 勢必上進 故其心 畏忌之. 貪而畏人者 鼫鼠也. 故云晉如鼫鼠 貪於非據而存畏忌之心 貞固守此 其危可知. 言貞厲者 開有改之道也.

【本義】 不中不正 以竊高位 貪而畏人 蓋危道也. 故爲鼫鼠之象. 占者如是 雖正亦危.

象曰, 鼫鼠貞厲는 位不當也일새라

【傳】 賢者 以正德 宜在高位. 不正而處高位 則爲非據 貪而懼失則畏人 固處其地 危可知也.

六五, 悔亡하란대 失得을 勿恤이니 往에 吉하야 无不利리라.

【傳】 六 以柔居尊位 本當有悔. 以大明而下皆順附 故其悔 得亡也. 下旣同德順附 當推誠委任 盡衆人之才 通天下之志 勿復自任其明 恤其失得 如此而往則吉而无不利也. 六五 大明之主 不患其不能明照 患其用明之過. 至於察察 失委任之道 故戒以失得勿恤也. 夫私意偏任 不察則有蔽 盡天下之公 豈當復用私察也.

【本義】 以陰居陽 宜有悔矣. 以大明在上 而下皆順從 故占者得之 則其悔亡. 又一切去其計功謀利之心 則往吉而无不利也. 然亦必有其德 乃應其占耳.

象曰, 失得勿恤은 往有慶也리라

【傳】 以大明之德 得下之附 推誠委任 則可以成天下之大功 是往而有福慶也.

上九, 晉其角이니 維用伐邑이면 厲하니 吉코 无咎어니와 貞엔 吝하리라.

【傳】 角 剛而居上之物. 上九 以剛居卦之極 故取角爲象. 以陽居上 剛之極也. 在晉之上 進之極也. 剛極則有强猛之過 進極則有躁急之失 以剛而極於進 失中之甚也. 无所用而可 維獨用於伐邑 則雖厲而吉且无咎也. 伐四方者 治外也 伐其居邑者 治內也. 言伐邑 謂內自治也. 人之自治剛極 則守道愈固 進極則遷善愈速 如上九者 以之自治則雖傷於厲 而吉且无咎也. 嚴厲 非安和之道 而於自治則有功也. 復云貞吝 以盡其義 極於剛進 雖自治有功 然非中和之德. 故於貞正之道 爲可吝也. 不失中正 爲貞.

【本義】 角 剛而居上. 上九 剛進之極 有其象矣. 占者 得之而以伐其私邑 則雖危而吉且无咎. 然以極剛 治小邑 雖得其正 亦可吝矣.

象曰, 維用伐邑은 道未光也일새라

【傳】 維用伐邑 旣得吉而无咎 復云貞吝者 貞道 未光大也. 以正理言之 尤可吝也. 夫道旣光大則无不中正 安有過也. 今以過剛自治 雖有功矣. 然其道 未光大 故亦可吝 聖人 言盡善之道.

 

'▒ 역경자료실 ▒'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37.풍화가인(風火家人)  (0) 2007.05.03
36.지화명이(地火明夷)  (0) 2007.05.03
34.뇌천대장(雷天大壯)  (0) 2007.05.03
33.천산둔(天山遯)  (0) 2007.05.03
32.뇌풍항(雷風恒)  (0) 2007.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