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巳/御朝講。 持平吳祥曰: “學校不能敎誨之弊, 其來已久。 四學儒生, 專不樂赴, 至於禮曹月講之時, 則爲學官者, 以寄食之儒, 苟充其數, 以免其罰。 此由士習奢侈, 以飮食居處之薄陋爲厭而然也。” 上曰: “學校重事, 講之已盡而無效, 必使儒生樂赴而後, 可也。 近者不時講經, 則已爲之矣。 必須擇差師長, 久任其職, 則可有成效。 而老病無幹能者, 則必歸于成均館, 爲師長者, 亦以此自處, 故其弊不能祛矣。” 正言李湛曰: “學校不修, 風俗不古, 人倫之變, 比比而出, 專由敎化不明而然也。 自上卽位之初, 上下同寅, 庶務修擧矣。 中間士林之禍屢作, 己卯年間, 年少之輩, 好古而見敗, 厥後士氣摧折, 以謂時事非也, 不事學問焉。 古者講明經義, 先治其身, 行於一家而及於朝廷; 今則不然, 先懷科擧之心, 而從事於章句之末, 無有深講義理之蘊者, 敎養之方, 失其宜而然也。 上有好者, 下必有甚焉者; 自上先好學問, 則好學之士, 自然輩出矣。” 上曰: “親臨講製, 雖不可屢爲之, 遣大臣諸宰, 或講或製, 則儒生庶有樂赴之意矣。” 領事洪彦弼曰: “上敎至當。 成廟朝曺偉爲承旨, 而能文焉, 成廟曰: ‘承旨雖獨往試製, 必不誤選。’ 遂遣成均館, 使製《息馬論道賦》, 取生員黃啓沃所製入之, 成廟覽之, 嘆服無已。 前朝牧隱、圃隱, 文章之士輩出, 餘風未殄, 故世祖朝亦多文學之士。 而至於廢朝, 芟刈殆盡, 反正之後, 竄逐之人還入于朝, 故人才稍振焉。 近來人才專乏, 儒者恥學於師, 師亦無敎誨之心。 須擇其經學精通者, 俾授師長之責, 少有成效, 因此遷轉, 司藝而轉爲司成, 司成而陞爲大司成, 如此則必有興起之心矣。 近者金安國用力於理學, 而繼之者無, 只有成世昌、申光漢、鄭士龍等三人矣。 臣雖不學, 每見此等人, 則人才之不如古如此, 若値華使之來, 則未知國家以何人應之乎? 非但經術, 詞章亦是華國之才, 只有數人, 而他無繼之者。 前日開集春門, 聚儒講經, 庶有興起之心, 然亦不可屢爲之。 不時遣一人製述, 則亦或有勸奬矣。” |